第62章-《香溢天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62章
    这些个富家子弟中有不少是李宿宸的“熟人”。
    他们虽然读得是都城中有名的书院,却大多不学无术。
    平日里的策论有不少就是出自李宿宸的代笔。
    他们见到李宿宸,就当做没看见一般行了过去。
    李宿宸却瞥见他们塞给考官的银票都是上百两。
    扯起唇角笑了笑,李宿宸捂了捂腰间的银票,正要进入考院,却被考官拦了下来。
    对方咳嗽了两声,若有深意地看着李宿宸。
    李宿宸也看着对方,一副不明白对方到底什么意思的表情。
    考官略显恼火地捏了捏拇指和食指,又咳嗽了两声。
    李宿宸将自己的名牌递出去,平稳着声音道:“大人,在下是清水乡的李宿宸。”
    考官朝天翻了个白眼,抬了抬下巴,一旁的两名侍卫将李宿宸全身上下仔仔细细搜了个遍,结果从李宿宸的腰间掏出两张银票来。
    考官看了看银票上的金额,摇着头叹了口气,“真是个呆头鹅!”
    李宿宸身后的考生们小声在他身后说:“你在号屋里需得待上这么多天,考官要给你送水送吃的!那是给考官的送水费!”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!”
    李宿宸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。
    他知道自己那点银两与那些富家子弟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。
    如果说乡试完全靠“送水钱”才能通过的话,他可以说根本没机会。
    既然如此,何必浪费父亲与妹妹的辛苦钱。
    官场如此黑暗,就是考上了,自己毫无背景,以后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,又是何必。
    早知道,就该偷偷将银票还给李晓香。
    “进去吧。”
    考官朝李宿宸扬了扬下巴,当他低头看了眼手中名牌时,有些狐疑地叫住了他,“等等,你就是李宿宸?
    长风书舍的李宿宸?”
    “学生正是。”
    李宿宸低下头做出谦逊的表情,眉头却皱了起来。
    他有一种预感,此次乡试只怕是场大麻烦。
    “去吧。”
    考官又恢复了那高傲的神色。
    李宿宸入了号屋,屋子里已经准备好了书案,案上是一字排开的毛笔,砚台。
    考生们落座之后纷纷开始磨墨。
    待到散发考卷的时候到了,考官捧着试题一一分发给各个号屋。
    这时候还不能抬手拆阅蜡封的考卷,直到那一声沉闷的钟鸣声传来,考生们才一一将蜡封打开,研读考题。
    考题分了两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策答,第二部分是策论。
    策答中的题目多达上百道,考题十分细致,涉及大夏上至朝堂下至平民百姓的方方面面。
    李宿宸粗略地看了看,这些考题平日里时常思索,为此也看了不少典籍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他也时常与寒门士子以及平民百姓们商讨,对此心中早有所想,付诸于笔下不成问题。
    这些考题虽然多,但真正体现一个考生水平的却是最后的策论。
    李宿宸也听李明义提起过,曾经有不少考生对第一部分的考题太过精雕细琢,反而耽误了策论的时间。
    于是李宿宸打定主意,先从策论写起,再将剩余的时间留给那一百道考题。
    那一百道考题要的并不是长篇论著,而是直指论点,精辟论述,做到一目了然。
    否则哪个阅卷官有时间细细将每个考生一百道试题的答案一一细阅?
    李宿宸将策论的论题一一研读,策论的论题是三选一。
    第一个论题是关于治水之道。
    近两年大夏水患频发,朝廷为此投入了大量钱银。
    但解决水患的方法众人皆知——修建河工,惩治贪腐,确保河工款项能够真正用于河流引渠以及堤坝修筑。
    只是修建河工易,惩治贪腐难。
    而且怎么写也写不出新意来,只怕难以得到阅卷官的青睐。
    第二道策论,则是关于朝堂开科取士的,其中也包括如何惩治考试过程中的腐败现象,所谓的“送水钱”自然也在其中。
    更大的问题只是,举子的选拔或多或少都与朝廷中的党派之争有关。
    往届的解元、会元甚至于殿元大多为朝堂中大臣们的门生或是亲戚,毫无背景的学子可以说是没有出头之日。
    这样的考题,说白了只是朝廷做个样子,让天下的寒门士子们知道,朝廷也是为他们着想的,也想为他们的前途尽了力,给他们提意见的机会。
    只是这意见最后能不能通过乡试,那是个问题。
    这样的考题,又费脑子又容易得罪人,李宿宸是不会考虑的。
    第三个论题倒是勾起了李宿宸的兴趣。
    论商贾之道。
    在大夏,虽然并没有到重农抑商的地步,但多少在世人眼中,除非是富甲一方连朝廷大员都刮目相看的巨贾,甚至于与朝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比如楚家与陆家,其余的商贩甚至于富贾,论口碑远远不及农户。
    但商贾的发展是否就真的不利于大夏的民风?
    商贸往来到底对大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?
    李宿宸托着下巴,眯着眼睛想了想。
    他忽然想起了李晓香,想起了李明义打在她脸上的一巴掌,还有李晓香的溢香小筑。
    抿起唇角,李宿宸闭上眼睛,脑海中思绪泉涌。
    片刻之后,他撩起衣袖,执笔在纸上迅速写了起来。
    不知道过了多久,空气中隐隐闻到汤饭的香味。
    微微抬眼,李宿宸就看见考官带着十几名端着饭菜的兵士走了过来。
    这些饭菜有鱼有肉,甚至配了上等的茶水。
    但却并非每个考生都有这等待遇。
    第(1/3)页